為適應電氣裝置安裝工程和電氣設備交接試驗的需要,促進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,國家標準GB 50150-91《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》詳細地介紹了各項試驗的內容和標準。電氣設備交接試驗除了部分絕緣預防性試驗還有其它一些特性試驗,例如變壓器直流電阻和變比測試、斷路器回路電阻測試等。
絕緣預防性試驗的基本原理
絕緣電阻的測試 絕緣電阻的測試是電氣設備絕緣測試中應用最廣泛,試驗最方便的項目。絕緣電阻值的大小,能有效地反映絕緣的整體受潮、污穢以及嚴重過熱老化等缺陷。絕緣電阻的測試最常用的儀表是絕緣電阻測試儀(絕緣電阻測試儀)。
絕緣電阻測試儀(絕緣電阻測試儀)通常有100V、250V、500V、1000V、2500V和5000V等類型。使用絕緣電阻測試儀應按照DL/T596《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》的有關規定。
泄漏電流的測試
一般直流絕緣電阻測試儀的電壓在2.5KV以下,比某些電氣設備的工作電壓要低得多。如果認為絕緣電阻測試儀的測量電壓太低,還可以采用加直流高壓來測量電氣設備的泄漏電流,常用的測量泄漏電流的設備有高壓試驗變壓器和直流高壓發生器等。當設備存在某些缺陷時,高壓下的泄漏電流要比低壓下的大得多,亦即高壓下的絕緣電阻要比低壓下的電阻小得多。
測量設備的泄漏電流和絕緣電阻本質上沒有多大區別,但是泄漏電流的測量有如下特點:
(1)試驗電壓比絕緣電阻測試儀高得多,絕緣本身的缺陷容易暴露,能發現一些尚未貫通的集中性缺陷。
(2)通過測量泄漏電流和外加電壓的關系有助于分析絕緣的缺陷類型。
(3)泄漏電流測量用的微安表要比絕緣電阻測試儀精度高。
直流耐壓試驗
直流耐壓試驗電壓較高,對發現絕緣某些局部缺陷具有特殊的作用,可與泄漏電流試驗同時進行。
直流耐壓試驗與交流耐壓試驗相比,具有試驗設備輕便、對絕緣損傷小和易于發現設備的局部缺陷等優點。與交流耐壓試驗相比,直流耐壓試驗的主要缺點是由于交、直流下絕緣內部的電壓分布不同,直流耐壓試驗對絕緣的考驗不如交流更接近實際。
交流耐壓試驗
交流耐壓試驗對絕緣的考驗非常嚴格,能有效地發現較危險的集中性缺陷。它是鑒定電氣設備絕緣強度最直接的方法,對于判斷電氣設備能否投入運行具有決定性的意義,也是保證設備絕緣水平、避免發生絕緣事故的重要手段。
交流耐壓試驗有時可能使絕緣中的一些弱點更加發展,因此在試驗前必須對試品先進行絕緣電阻、吸收比、泄漏電流和介質損耗等項目的試驗,若試驗結果合格方能進行交流耐壓試驗。否則,應及時處理,待各項指標合格后再進行交流耐壓試驗,以免造成不應有的絕緣損傷。
介質損耗因數tgδ測試
介質損耗因數tgδ是反映絕緣性能的基本指標之一。介質損耗因數tgδ反映絕緣損耗的特征參數,它可以很靈敏地發現電氣設備絕緣整體受潮、劣化變質以及小體積設備貫通和未貫通的局部缺陷。
介質損耗因數tgδ與絕緣電阻和泄漏電流的測試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,它與試驗電壓、試品尺寸等因素無關,更便于判斷電氣設備絕緣變化情況。因此介質損耗因數tgδ為高壓電氣設備絕緣測試的最基本的試驗之一。
介質損耗因數tgδ可以有效的發現絕緣的下列缺陷:
(1)受潮;(2)穿透性導電通道;(3)絕緣內含氣泡的游離,絕緣分層、脫殼;(4)絕緣有臟污、劣化老化等。
常用名詞解釋
1.電介質:又稱絕緣材料,簡稱絕緣,是電工中應用最廣泛的材料之一。
2.絕緣電阻:加直流電壓于電介質,經過一定時間極化過程結束后,流過電介質的泄漏電流對應的電阻稱絕緣電阻。
3.吸收比: 在同一次試驗中,60s時的絕緣電阻值與15s時的絕緣電阻值之比。
4.極化指數:在同一次試驗中,10min時的絕緣電阻值與1min時的絕緣電阻值之比。
5.介質損耗:在外加電壓作用下,電介質中的一部分電能被轉換為熱能,這種現象稱為介質損耗。
6.阻性電流:有損耗的介質可以用一個理想電容和一個有效電阻的并聯電路表示,通過電阻的電流稱阻性電